金年会H药汉斯状®(创新型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于今年3月获批上市,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针对消化道肿瘤诊疗,H药的“横空出世”为该领域提供了新选择和新思路,并以“泛癌种”治疗理念惠及广泛患者。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做客人民网·人民健康《推动新技术创新应用 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系列科普栏目,聚焦消化道肿瘤防治,解读H药的创新之道。全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早诊早治是癌症防治关键
“目前,我国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处于高位,在排名前六的高发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占了一半,包括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 沈琳介绍说,主要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喜好高盐腌制、高油高脂的食物,过量饮酒和吸烟,还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些因素复合最终导致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因此,肿瘤的预防需要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沈琳强调,早诊早治也是有效防治癌症的关键。在肿瘤发展的早期识别并进行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也能使患者承受最低程度的身体损害和最小的经济损失。但我国早诊率较低,以胃癌为例,目前国内早诊率仅15%-20%,日本、韩国等早诊做得较好的国家已达50%-60%。提升我国早诊早治率任重而道远,需要医疗行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更需要全社会努力提升公众癌症防治意识,在源头上遏制肿瘤进展,尽力帮助患者康复。
消化道肿瘤诊疗水平持续提升
肿瘤的临床治疗对于患者生存率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我国消化道肿瘤诊疗现状是怎样的呢?沈琳介绍说,近几年全球消化道肿瘤研究速度正在加快。我国的消化道肿瘤整体治疗进步明显,如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国内部分地区已超40%,欧美国家只有20%。另外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面,我国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因国土幅员辽阔,医疗资源分布欠均以及早诊早治率较低,使得部分肿瘤治疗平均水平仍有待提升。例如,现阶段在整个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结直肠癌治疗水平最高,在国内一线城市的治愈率可达60%,但偏远地区的诊疗情况不容乐观,各方面亟待提高。
治疗模式方面,沈琳肯定了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 在促进我国医疗管理和医疗水平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指导下,MDT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并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了整体诊疗质量。
“在治疗手段方面,近年来涌现了很多新兴的疗法,如目前热门的免疫治疗。” 沈琳认为,“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我国肿瘤治疗的格局,以前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主要针对肿瘤组织本身,而免疫治疗则在针对肿瘤本身作用的同时兼顾肿瘤生长的环境,抑制肿瘤的生长。该治疗方法以PD-1和PD-L1为代表靶点,在临床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更多免疫疗法和候选靶点的探索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我对免疫治疗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相信它能够为消化道肿瘤的诊疗和患者带来更多创新和惊喜。”
胃癌迈向精准治疗时代
说到胃癌的免疫治疗,沈琳指出,胃癌在所有实体瘤中不单纯是消化道肿瘤,而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由于胃部功能不同会导致肿瘤生长环境且生物学特征各异,存在较强的异质性。一旦胃部存在肿瘤,首先造成的是患者饮食与营养改变,其次会引发生理病变,最终影响整个治疗的反应和耐受性。因此,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实现了胃癌患者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中获益,并且目前已将研究扩展到胃癌的更多阶段。例如,针对中期、中晚期患者术后高发的现象,现已尝试将免疫治疗推进到术前,实现缩小甚至消除肿瘤,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称为免疫治疗“前移”。
针对胃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沈琳团队还在探索以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为基础,联合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胃癌的随机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沈琳也期待着创新型单抗在胃癌围手术期的研究成果,造福广大患者。
此外,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分子分型的检测来实现肿瘤精准治疗。比如胃癌中的HER2、MSI等生物指标,这些生物标志物能够筛选免疫治疗优势人群,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定制个性化的精准免疫治疗并进行预后判断。沈琳认为,应该大力支持通过临床研究、临床队列形成和治疗经验等途径来发现更多靶点和检测指标,并选择最合适的患者进行最精准的治疗,例如目前临床已有PD-1抑制剂可以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实体瘤,为患者提供创新的治疗选择。
本土创新型药企助力肿瘤诊疗发展
谈到消化道肿瘤诊疗的发展和前景,沈琳充满信心,她说,患者和社会的需求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并会以此来建立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探索。此外,国家的相关政策也给予这些研究很好的支持,为肿瘤诊疗的突破提供了坚实基础。
对于本土制药企业在提供消化道肿瘤治疗新方案中的作用,沈琳认为,国内创新型药企的首要任务也是基于国人的医疗需求进行药物创新。随着国内创新型药企的快速成长,以及跨国药企对于我国患者需求的关注,国内外制药行业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发展态势将有助于更好满足国内外患者的医疗需求。此外,部分药企将药物创新聚焦可能治愈及获益更高的人群,因相关研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且投入较大,在沈琳看来,政府与全社会层面需要给予这些企业更多鼓励和支持,让这些研究更好地促进社会整体诊疗水平提升,为患者带去更多的治疗选择。
访谈最后,沈琳说,随着本土药企研发实力的逐步提升会实现自主研发的创新药走出国门,希冀我国创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案同样也能够走向国际,造福全球的消化道肿瘤患者。